为促进优秀研究成果的交流,丰富研究生的知识储备,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激发研究生钻研学术的热情,启迪研究生的科学思维,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促进相关交叉学科发展繁荣,特举办电子信息、计算机领域研究生学术论坛。
一、论坛背景
为响应学校关于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相关要求,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旨在搭建一个面向研究生的集学术观点、学术思想等汇聚交流的平台。为提升计算机、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大数据等方面高级别人才的培养能力,营造良好的学术和创新氛围,通过不同学术背景的知识观点、思想相互碰撞与融合,拓宽学术思路与领域,激发创新激情,提升研究生学术素养和科技创新意识提供助力。
二、承办单位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三、论坛形式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四、研究生论坛征稿说明
1. 征稿主题(包括不限于以下方向):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
自然语言处理与信息抽取
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
领域知识图谱
大数据应用
智能计算与智能软件
智能控制与脑信息学
计算机建模与仿真
区块链技术
2. 研究生论坛论文相关要求:
(1)研究生论文必须是以研究生本人为主取得的学术成果,且不存在任何侵犯他人著作权、署名争议和保密问题;
(2)研究生投稿可接收未见刊的学术成果;
(3)研究生论文投稿不限于中文稿件。
五、论坛组织机构及职责
1、论坛组委会
主 任:杨庆江、赵金宪
副主任:刘付刚、刘兴丽
委 员:王 娟、时 颖、陈义平、杜艳秋、史健婷、赵艳芹、张剑飞、房春英
职 责:负责论坛的组织指导与论文评审工作。
2、论坛工作小组
组 长:胡浩实、朱 亮
组 员:黄轶铂(2021级研究生)、王 洋(2022级研究生)、崔家健(2023级研究生)、柳始群(2022级研究生)
职 责:负责会场秩序维护、设备安全保障。
负责相关流程安排、材料组织与撰写、报道发布、影音材料获取、特殊情况处理等具体事务。
六、论坛举办时间
2023年12月1日
七、论坛对象及规模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本科生
论坛规模:200人左右
八、论坛内容与进程安排
时间 |
内容 |
主持人 |
地点 |
08:30-09:00 |
调试设备、参会人员入场 |
研22王洋 |
办公楼报告厅 |
09:00-09:20 |
论坛开幕式,主管领导致辞 |
研22王洋 |
办公楼报告厅 |
09:20-10:20 10:30-11:30 |
1、专家学术报告(一) 2、专家学术报告(二) |
研22王洋 |
办公楼报告厅 |
13:00-14:00 14:10-15:10 15:20-16:20 16:30-17:30 |
1、专家学术报告(三) 2、专家学术报告(四) 3、学生学术报告(一) 4、学生学术报告(二) |
研22王洋 |
办公楼报告厅 |
17:30-17:45 |
论坛闭幕式,主管领导总结讲话 |
研22王洋 |
办公楼报告厅 |
九、专家学术报告安排
序号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简介 |
1 |
人工智能与城市大脑 |
王潮,上海大学教授、博导,东南大学(苏州校区)兼职教授,闽江学者讲座教授。是2015年中国电子学会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当年55人),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杰出贡献奖(首届70人)。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秀工作者(当年67人)。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重大项目等会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会评专家,国防科工局会评专家、部分省重大项目会评专家等。 现任IEEE China Council Vice Chair(中国理事会副主席);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信息安全专家委副主任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工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容错专委会常务委员。第六届上海市信息化专家委成员,上海市智能制造数字基础设施推进工作小组副组长,苏州市姑苏区大数据与电子政务咨询委员会委员。 |
2 |
畜禽肉品精准分割机器人系统研发 |
陈振学,博士,山东大学教授、博导,山东大学人工智能与系统控制研究所副所长,山东省重大创新工程首席专家,获山东省二等功一次,山东省优秀博士/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入选“黄海明珠”领军人才计划,入选“海右名家”产业领军人才支持计划。主要从事机器视觉、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特种机器人等方向的研究工作。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级或省部级课题6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防重点项目1项。作为第一作者或唯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IEEE汇刊17篇(长文)。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1项。参与制定团体标准4项。获得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山东省人工智能学会自然科学奖、山东省人工智能学会科技进步奖、山东省物联网协会科技进步奖、日照市科技进步奖、济南市计算机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奖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自动化学会高级会员。担任国际著名期刊IEEE T-II、IEEE T-CSVT、IEEE T-VT、IEEE T-IFS、IEEE T-ITS、Neurocomputing编委及特邀审稿人。担任机器人领域著名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Robotic Systems的Associate Editor,设立了专题“Underwater Image Processing and Target Recognition”进行水下图像增强与水下目标识别的研究。担任IEEE ICARM 2018和ICARM 2020的Chairs和Guest editors。 |
3 |
大模型中的知识和推理加速 |
刘铭,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学部。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等多项基金项目。任黑龙江省自然语言处理专委会副主任。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哈尔滨市科技成果,第六届全国青年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会一等奖。 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CCFA/B类论文20余篇,英文译著一部。担任NLPCC2020、CCKS2020知识图谱领域主席,CCKS2023 程序委员会主席。 |
4 |
语义大本体的知识提取 |
马跃,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计算机实验室。 在人工智能,知识表示与自动推理,信息提取领域发表该领域国际期刊10余篇,国际会议文章40余篇(如IJCAI,AAAI,KR,AAMAS)。法德国际合作项目GoASQ (本体查询与问答方法,2016-2019,ANR-DNG资助)主要主持人,法国国家科研基金委EXPIDA项目(具有可解释性的偏好模型及其在不一致数据库的应用,2023-2027,ANR资助)合作负责人,Thales高校企业合作博士培养项目(2016-2019),IBM高校企业合作博士培养项目(2020-2023)承担人,法国多源数据开发的业务语义项目SMD(2023-2024,法国未来投资计划IRT-SystemX资助)承担人,法国败血病攻克项目PROMETHEUS子课题健康数据的数学建模(2023-2033,法国高校医院联合研究所IHU)主要参与人。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2023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