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研究生教育>>培养方案>>正文
电子与信息工程(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2020版】
2020年09月10日 16:37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085401)

一、培养目标

培养能够满足电子信息领域职业发展需求和社会的多元化人才需求,在德、智、体、能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思想政治正确、社会责任合格、理论方法扎实、技术应用过硬”的非全日制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2、掌握所从事电子与信息行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熟悉行业领域的相关规范,在行业领域具有独立担负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硏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电子信息领域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的外文摘要,并有一定的听说能力,能运用外语工具从事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

4、具有成熟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恪守学术道德,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

二、研究方向

1、信号检测与信息处理技术(08540101

研究信息在获取、变换、存储、传输、交换、应用等环节中的信号与信息的处理技术, 包括从信号中提取信息的方法及实现算法、信号与信息编解码新技术、信号滤波技术等,提高信号传输、存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矿山信息安全与控制应用技术(08540102

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工矿企业生产系统和装备的信息化、智能化中,涉及控制系统网络结构、信息传输和现场总线技术、物联网技术、仪器仪表技术、计算机工程与应用、监测监控与故障诊断、智能传感技术与网络及工矿企业信息化理论与技术,提高工矿企业现代化水平。

3、信息与通信技术研究(08540103

研究通信系统、多媒体和图像处理、电磁场与微波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包括信号检测与估计、信号分析与处理、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针对矿山复杂应用环境,研究信息传输与交换技术、数字通信网技术、无线接入网技术、应急通信技术、网络优化设计和可靠性、以及网络的互通互联技术,提升矿山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

4、图像处理及应用技术(08540104

利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研究图像的数字化、变换、描述、增强、识别、复原、编码压缩和分割等技术的原理及实现方法,提高在工业生产和控制、遥感、信息安全等领域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程度。

5、现代电子技术与嵌入式系统(08540105

以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主体,研究信息产业及电子行业中电子电路理论、系统测试、信号完整性、系统可靠性和以嵌入式系统为核心的电子系统软硬件设计、开发和测试技术与方法。

三、学习年限

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四、培养方式

1、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掌握所在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研究手段,了解本学科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紧密依托工程类研究项目,着重培养专业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2、采用课程学习、实践锻炼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3、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学校,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鼓励聘请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在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

五、课程设置及要求

课程按工程领域设置,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必修环节三部分,应修满的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

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应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应具有宽广性和综合性,应反映学科领域的工程技术发展前沿。

实践锻炼是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实践锻炼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鼓励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各领域要提供和保障开展实践锻炼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

六、课程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和实践性环节包括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选修课、补修课和必修环节五部分。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所修的总学分不少于 34 学分。所修课程均要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方能取得学分。课程和实践性环节学分具体要求如下:

1、公共课程10学分)

1)公共必修课(7学分)

①政治理论(3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0学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进四信”>专题 1.0学分

②基础外语(4学分)

第一外国语(英语)                4.0学分

2)专业必修课(3学分)

工程数学                          2.0学分

工程伦理                          1.0学分

2、专业基础课程(2.5学分)

①《〈电子信息〉领域专题讲座》          1.0学分

②《〈电子信息〉领域实验与实践》        1.5学分

3、选修课(不少于14.5学分)

1)必选课(4学分)

①《心理健康教育》 1.0学分

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          1.0学分

③《知识产权》                          1.0学分

④《信息检索》                          1.0学分

2)自选课(不少于10.5学分)

4、补修课(0学分)

跨学科或同等学力考生由导师指定3门。计成绩,不计学分。

5、必修环节(7学分)

①外文应用 1.0学分

②开题报告 1.0学分

③学术活动 1.0学分

④实践锻炼 4.0学分


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编号

学时

课内/实验

学分

开课学期

开课单位

S100003

第一外国语(英语)

72

4.0

12

外国语学院

选一门

S130002

第一外国语(俄语)

72

4.0

12

国教学院

S160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0

1

马克思学院

必修

S16000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进四信”>专题

18

1.0

1

马克思学院

必修

S110009

工程数学

36

2.0

1

理学院

必修

S150004

工程伦理

18

1.0

1

研究生学院

必修

专业基础课


S180201

〈电子信息〉领域专题讲座

18

1.0

1

电信学院


S180202

〈电子信息〉领域实验与实践

28

1.5

2

电信学院





必选课

S152001

心理健康教育

18

1.0

2

研究生学院


S150002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

18

1.0

2

研究生学院


S000003

知识产权

18

1.0

1

人文学院


S210001

信息检索

18

1.0

1

图书馆




S180103

现代电路设计基础

36

2.0

1

电信学院


S180104

电磁兼容理论

36

2.0

2

电信学院


S180105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36

2.0

1

电信学院


S180106

随机过程

36

2.0

1

电信学院


S180107

信号检测与估计

36

2.0

2

电信学院


S180108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36

2.0

1

电信学院


S180111

矿井通信

36

2.0

2

电信学院


S180113

嵌入式系统应用技术

36

2.0

1

电信学院


S180114

数字系统设计

36

2.0

2

电信学院


S180115

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

36

2.0

1

电信学院


S180116

数据挖掘与信息处理

36

2.0

1

电信学院


S180117

人工智能技术

36

2.0

2

电信学院


S180118

信息加密解密技术

36

2.0

1

电信学院


S180119

机器学习

36

2.0

1

电信学院


S180120

光纤传感技术

36

2.0

1

电信学院


S150001

科技写作

18

1.0

2

研究生学院


S100002

第二外国语(英语)

36

0.0

13

外国语学院

计成绩,不计学分

S110006

创新培养实践课(数学建模)

54

0.0

1-4

理学院

竞赛类

S020001

创新培养实践课(电子设计)

54

0.0

1-4

电信学院

竞赛类

S160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0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S050001

企业管理概论

36

2.0

2

管理学院




S188801

信号与系统

64

0.0

2

电信学院

跨学科或同等学力考生由导师指定3门;计成绩,不计学分。

S188802

数字信号处理

46

0.0

1

电信学院

S188803

通信原理

64

0.0

2

电信学院

S188804

高频电子线路

54

0.0

1

电信学院

S188805

电磁场与电磁波

46

0.0

2

电信学院

S188806

数字电子技术

64

0.0

1

电信学院

S188807

模拟电子技术

64

0.0

2

电信学院

必修

环节

外文应用


1.0

4

电信学院


开题报告


1.0

3

电信学院


学术活动(含科学道德)


1.0

1-4

电信学院


实践锻炼(含社会实践)


4.0

1-4

电信学院


七、培养要求

1、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一个月内确定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两个月内由校内导师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培养计划,并填写《黑龙江科技大学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表》,经研究生所在学院审核后报研究生学院备案。

2、课程安排在第一学年内完成,实践锻炼环节可与课程穿插进行,也可单独完成。

3、专业跨度较大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视学生情况由导师确定补修本领域所覆盖主干学科的主干课程 3门,跟随本科生听课,并参加考试,取得合格成绩,但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4、按培养方案完成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后,进行开题。开题工作一般在第二学年的9月份完成。开题报告字数6千字以上,参考文献30篇以上,其中应有国外文献,近五年文献所占比例不少于10%。本学科的基础和专业教材、手册等可写入参考文献,但不计篇数。具体要求参照《黑龙江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工作规定》。

5、参加5次以上由导师安排的学术活动,并作1次以上学术报告。研究生提交学术活动记录本学术报告情况表

6、实践锻炼时间不得少于0.75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每名工程硕士研究生要根据实践锻炼内容,提交实践学习计划,撰写1万字以上的实践锻炼总结报告,由校外导师评定成绩,合格后取得学分。实践锻炼的具体环节、要求及考核工作规定参照《黑龙江科技大学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锻炼工作要求及考核工作规定》。

7、必修环节未通过者,不得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八、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等。

2、论文形式。论文形式可以是工程设计或研究论文。

3、论文内容。学位论文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等。

4、论文撰写。学位论文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字数在4万字以上。

5、论文评阅及答辩。论文除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外,还应有2名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3-5名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组成,委员会主席应为外请专家。

九、学位授予

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各个培养环节,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通过,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上一条: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全日制)【2021版】
下一条:电子与信息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2020版】